发布时间:2025-10-11
师德为灯,十载育心
“浇花浇根,育人育心”,这句话陪伴我走过了多年的教育生涯,也是我始终坚守的教育信念。当得知自己在2025年教师节表彰中荣获“师德标兵”称号时,我既感动又忐忑——这份荣誉,是对我过往付出的肯定,更是对我未来教育之路的鞭策。
在我眼里,每个学生都像一颗独一无二的星辰,有着自己的光芒与轨迹,而我的职责,就是用“因材施教”的耐心,帮他们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光方式。为了摸清每个孩子的特点,我养成了记录“学情档案”的习惯:课堂上留意他们的发言状态,课后和他们聊兴趣爱好,也会主动和家长沟通,了解孩子的成长环境。我觉得,课堂不该是“填鸭式”的灌输,于是试着用情境创设、小组探究的方式调动大家的兴趣,看着曾经对学习提不起劲的孩子,慢慢主动举手、积极讨论,成绩稳步提升,我就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。
“乐教爱生、甘于奉献”不是一句口号,而是我每天都在践行的日常。教育不只是在课堂上传授知识,更要在生活中关心孩子的成长。家长因为教育方法发愁时,我会和他们细细沟通,分享实用的经验。记得有一次,班里一个孩子因为家庭变故变得沉默寡言,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,课余时间一次次找他聊天,陪他散步,还悄悄帮他解决了生活上的小困难。后来他在作文里写“您就像妈妈一样关心我”,看到这句话时,我鼻子一酸——原来,老师的一点点温暖,真的能在孩子心里种下阳光。
这些年,我从不敢停下学习的脚步。教育理念在更新,教学方法在进步,只有不断提升自己,才能跟上孩子们成长的节奏。我积极参加学校的教研活动,主动学习项目式学习、多媒体教学等新方法,把有趣的技术和理念融入课堂。我始终觉得:孩子们的健康成长、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,才是我最大的幸福。
“千教万教教人求知,千学万学学做真人”,这句箴言一直提醒着我,教育的本质是“育人”。未来的日子里,我会继续守好三尺讲台,用爱心滋养孩子的心灵,用责任陪伴他们成长,不辜负“师德标兵”这个称号,更不辜负每个孩子眼中的期待,努力做他们成长路上的“点灯人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