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25-10-10
作为专业课教师,我始终以“双师型” 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,既扎根课堂教好理论,又带领学生练精技能。我深知职业教育的核心是培养“懂理论、会操作”的技能型人才,所以在日常教学中,每一节课我都会把专业知识和岗位需求紧密结合。备课时,我会反复梳理教材里的重难点,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节奏,生怕哪个知识点讲深了学生听不懂,又怕讲浅了达不到技能培养的要求;课堂上,我总试着用最通俗的语言来拆解复杂的概念,通过案例分析、小组讨论调动大家的积极性,看着学生们从“低头沉默”到“主动举手”,我满是欣慰;实训课上,我会蹲在田间地头或操作台前,手把手地教学生们掌握动作要领,耐心纠正每一个不规范的动作,保证学生能真正把专业技能学到手。
在提升教学能力的道路上,我从不敢停下脚步。这些年,我主动参加各级各类教学能力比赛,并把每一次比赛都当成锤炼本领、向同行学习的机会。为了在比赛中拿出最好的状态,我常常利用下班时间研究最新的教学理念,摸索信息化教学工具的用法,教学设计改了一稿又一稿。从教学目标的设定到教学环节的衔接,从课件的排版到实训任务的安排,每一个细节都反复推敲。我还把比赛中沉淀的技能技巧转化为日常教学的具体策略,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越来越浓,课堂质量显著提升,我深感一切付出都有了意义。
2025年暑假,学校启动精品课制作项目,我主动承担了核心课程的课件设计和视频录制工作。为了按时完成任务,整个暑假,从脚本的撰写到镜头的拍摄,从画面的剪辑到配音的调整,每一个环节都亲力亲为,生怕哪里出了纰漏影响课程质量。整个暑期,我早出晚归,几乎都泡在学校办公室。全身心投入工作,难免会对家庭有些“亏欠”。有一次孩子生病发烧,我匆匆拜托家人照顾后又赶回学校继续工作。现在想起孩子当时期待陪伴的眼神,心里还是会觉得愧疚,但我始终记得:这门精品课能让更多学生受益,能帮他们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,这份付出,值!
七年光阴,从初登讲台时的青涩忐忑,到如今能扛起教学科研的担子,我始终用兢兢业业的态度对待每一份工作,用无私奉献的精神面对每一个学生。我没有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,只是在平凡的岗位上,做着自己认为该做的事;我也没有华丽的言辞,只是用实际行动践行着“立德树人”的初心。如今站在新的起点,我对职教事业的热爱不减反增,未来我还会继续在教学与科研的道路上稳步前行,用匠心培育更多技能人才,用坚守助力武职教育高质量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