盛夏六月,硕果盈枝。在这充满收获的季节,我校科研工作喜讯频传,三项省级科研课题顺利结题,四项市县级新课题成功立项,以亮眼成绩实现科研工作的双丰收,为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。
课题研究是教育科研的重要载体,更是教师专业成长的 “助推器”。由马斌校长领衔的《职业教育区域产教综合体的功能定位及其运行机制研究》、张建玲老师主持的《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研究》,以及李淑霞老师负责的《县域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研究》三项省级课题,历经两年多的潜心钻研,通过专家组严格验收,圆满结题。这些课题成果不仅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新思路,也标志着我校在教育科研领域的深耕细作取得阶段性胜利。结题并非终点,而是科研创新的新起点,激励着教师们在教育探索之路上继续奋勇前行。
与此同时,市县级四项新课题获批立项,为学校科研工作注入全新活力。郭春绵老师主持的市级课题《数字化备课资源开发与工具应用研究》,聚焦教育数字化转型;王艳老师的《家校社 “教联体” 下学生心理健康协同育人路径研究》、孙翠芳老师的《“双减” 背景下教学减负与效能提升策略研究》和赵红芳老师的《基于低技术环境下人工智能赋能教学设计生成的研究》县级课题,则紧扣教育热点与痛点。这些课题的立项,不仅明确了研究方向与目标,更为教师们搭建了深化教学改革、提升专业能力的实践平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