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资讯中心 > 教学科研

看哭14亿人的贫苦女生:觉得自己不配,才是穷人最深的罪。

发布时间:2018-07-31

 

      这几天,以707分考上北大的河北枣强女孩王心仪,那篇关于乐观和不屈、贫困与感恩的文章,看哭了全国人民。 我出生在河北枣强县枣强镇新村。枣强县是河北省贫困县,人均收入极低。我有两个弟弟,大弟弟和我一起就读于枣强中学,小弟弟还在上幼儿园。一家人的生活仅靠着两亩贫瘠的土地和父亲打工微薄的收入。第一次直面贫穷和生活的真相,是在八岁那年,姥姥被诊断为乳腺癌……姥姥的离世,让幼小的我第一次感到被贫困扼住了喉咙……我也开始明白:谈钱世俗么?不,并不是的,它给予我们最基本的生活保障,也让我们尽可能去留住那些珍爱的人和物。

      记得初一一个男生很过分地嘲弄我身上那件袖子长出一截的“土得掉渣”的棉袄,我哭着回家给妈妈说,她只说了一句:“不要理他,踏实做事就好。”……那件衣服我穿了三年,那句话我也记到现在。
      升到三年级,只能到乡里的学校……乡里学校的伙食实在太贵,妈妈又心疼正在长身体的我们,就坚持每天接送……记得一次下大雪,雪积了一尺厚,自行车出不了门,妈妈裹着棉袄,顶着风,走到学校来接我们,一路上也不知道有多少雪融化在母亲的脸上。但我和弟弟兴奋得不得了,一边玩雪,一边和妈妈说着今天学到的新知识。我们三人就这样一直走到天黑才到家。

      我的童年可能少了动画片,但我可以和妈妈一起去捉虫子回来喂鸡,等着第二天美味的鸡蛋;我的世界可能没有芭比娃娃,但我可以去郁香的麦田,在大人浇地时偷偷玩水;我的闲暇时光少了零食的陪伴,但我可以和弟弟作伴,爬上屋后高高的桑葚树,摘下红色的果子,倚在树枝上满足地品尝。
      农人们都知道,播种的时候将种子埋在地里后要重重地踩上一脚。第一次去播种,我也很奇怪,踩得这么实,苗怎么还能破土而出?可母亲告诉我,土松,反而会出不来,破土之前遇见坚实的土壤,苗才能茁壮成长。长大后,当我再回忆起这些话来,才知道自己也正是如此。

      贫困的家庭,患病的老人,缴不起的学费,穿亲戚家的旧衣服,同学鄙夷的目光,但也有,雨雪过后的泥土清香,丰收在望的粮田金黄,父母眼中的殷切希望,亲情相依的珍贵时光……
      不同的是,由于教养和心态、父母和思维的差异,穷人家的孩子只有极少人成长为王心仪,更多人却沦为被贫困捆住手脚的甲乙丙。

一、比起点低更可怕的,是不敢追。

      “我家这么穷,还是算了吧。”

      生活中,这是挂在很多穷人嘴边的口头禅。

      因为穷,不敢读高中,去读了技校;因为穷,胡乱报志愿,错过好学校;因为穷,放弃去面试,错失更高平台;甚至因为穷,赶走喜欢的人,潦草一生婚姻……

      直到有一天,放弃一切还是穷,你才明白:

      穷,一直是借口。懦弱,才是你不敢面对的灵魂。

      命运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,并不是让你躺在坑里做井底之蛙,而是想让你用一生的反击,书写出一个跳出井口后饱满丰富的人生。

二、自卑并非别人看不起,而是穷人自我的嫌弃。

 

      “因为出身贫寒,我一直都很自卑。”

      据观察,这是我接听情感热线时听到概率最高的一句话。

      你是农村人,别人是城里人,你自卑;你穿着老土,别人穿得新潮,你自卑;你没有特长,别人才艺出众,你自卑;你人缘不好,别人左右逢源,你自卑……

      直到有一天,你放弃所有尝试依然自卑得抬不起头,才不得不承认:

      自卑,不是别人眼光的诅咒,而是你给自己戴上的镣铐。

      你只有用努力和坚持合铸的铁锤,一点点砸开自卑无形而沉重的枷锁,自信和阳光才会在你的肩头舞动翅膀。

三、抱怨父母是容易的,难的是超越他们。

 

      “父母经常为钱争吵,给我带来极大的心理阴影。”

      这句话,想必很多出身底层的孩子都熟悉。

      父母生活粗粝,沉默寡言,不擅沟通;父母感情不合,经常争吵,鸡飞狗跳;父母没有眼光,能力欠缺,不能帮你;甚至,父母年迈之后,帮你带娃,还一身毛病……

      当你在一地鸡毛中重复父母的命运,才恍然大悟:

      这世上没有完美的父母,只有接纳父母不够好依旧努力向上的孩子。

      那些从不成长的人,才把所有过错都甩给原生家庭背锅。那些敢于拼搏的人,会懂得用一个人的努力带动一个家的风生水起。

四、不要痛恨疾苦,它带你更接近幸福。

      “我想逃离这样的出身,觉得自己特别无助。”

      这一句,在很多悲观而沉重的自述中一找一个准儿。

      你体验过缴不起学费,名字上黑名单的屈辱;你见证过看不起病,放弃治疗的绝望;你亲历过吃不饱饭,猛喝开水充饥的辛酸;你也目睹过放假时,别人被私家车接走,而你在火车上站了三天三夜才到家的落魄……

      所以,你长大后,才要加班加点,精进自己,拼命挣钱,买车买房,累成一只狗却不流一滴泪。

      因为,那些见识过疾苦的人更能触摸幸福:

      它并非每天歌舞升平的锦衣夜行,而是一直心怀热望地走在路上。

      真正慈悲的人,是把曾经受过的所有伤,都当铠甲穿在身上,然后抵达更远更美的地方。

五、不要感谢贫穷,谢谢从不放弃的自己。

      “要是没有当年的贫穷,也就没有我今天的一切。”

      这句台词,是很多成功人士的幌子,因为它具有欺骗性。

      如果上帝安排,每个人在出生前,都可以选择出身,估计没有人放弃富足优渥的家庭,而选择贫困无助的童年。

      贫穷不是值得感恩的对象,而是无法选择的选择。磨难不是需要铭记的过去,而是没有退路的接受。

      每个原来曾经很穷、如今很棒的人,都该拥有这样的认知:

      不必去讴歌和美化苦难,但需要拥抱和热爱自己。

      感谢坚持不懈的你自己,这样你才会看见自我的珍贵,相信奋斗的价值,创造出更多的奇迹。

六、幸运只是刚刚开始,坚持才是漫漫长路。

      “你考上好大学,就不用吃苦了。”

      这句话,是我们小时候听过的最多的教诲。

      但考上好大学后,你会发现,想门门优秀是很难的;大学毕业后,你会发现,想找份趁心的工作是很难的;工作后,你会发现,想立足社会是很难的;成家后,你会发现,想过上安稳日子是很难的;买房买车后,你依旧会发现,想随心生活是很难的。

      为什么?因为你长到一定年纪,你终究看透:

      吃苦,不是小时候的必备,而是成人后的标配。

      所谓人生,并不是文人骚客常说的岁月静好,而是你一直负重前行后,历经的酸甜苦辣,尝遍的泪笑歌哭,并坦荡地说出的那句“不后悔”。

      对于所有出身底层的人来说,最大的原罪,并不是“我很穷”,而是“我不配”。

      对于那些逆袭成功的人来说,最好的褒奖,并不是“你幸运”,而是“你努力”。